《中天的夢想驛站》
【北京故宮鐘錶修復工匠 毫米之隙修乾隆的鐘 重新推動時間的人】
北京故宮裡面有一個「科技部」,名字聽起來很新潮,坐落在紫禁城內高牆一個小院子裡,這裡是當年的冷宮,而王津是科技部的鐘錶修復師,他也是少數能讓時間重新流動的人。
這座鐘有個冗長的名稱,銅鍍金樂箱水法雙馬駝鐘,高122公分,根據故宮清冊,它是兩百多年前,外國人送給清朝乾隆皇帝的禮物,不知道在哪個時刻,它不走了,保管部門送來的修復要求只有簡單十個字「黏補外殼,恢復機件功能,」看來簡單,但卻任性的要求。
兩百年的鐘錶,它來自一個不需要電,就能推動時間的年代,而且,這只骨董鐘還能播放音樂,眾多人偶隨之翩翩起舞,他和徒弟兩人細細檢查,發現是這只齒輪的細小軸尖受損,因而影響機心傳動,他們得磨平受損的軸尖,在不到一毫米平面的中心下鑽,垂直打出一個0.4毫米的孔,重新栽入鋼軸,用現代醫學來比喻,這堪稱一個微創手術。
然後再將一塊銅料銼磨成米粒大小,焊在齒輪上,再銼出與原件一致的磨損,修復鐘錶的最高原則是,對古物干擾最小,即便可以用現代科技完美重製一個齒輪,也不可以。
今年55歲的王津,進故宮修復鐘錶已經39年了,從他手上修好的有三百多件,很多精巧的大型鐘,連大英博物館都沒有,這些鐘錶的內部,猶如一個設計精巧的藝術宮殿,靠著精密的齒輪運轉,它分毫不差的推動著時間往前走,百年前的工匠甚至在這個完美的機械世界裡,讓音樂和人偶隨著時間舞蹈,這些工匠沒有留下裝配說明,王津僅僅會在修復時,在零件的背後,發現一些神祕的記號。
王津的祖父過去也在故宮服務,時光悠悠 他已經在這個小角落待了39年,如今,他桌子邊緣也跟師父一樣,留下深深的溝痕,他也栽培徒弟。北方工業大學畢業的徒弟跟著他快十年了,受現代教育的他,會找很多新的方法和技術,協助修復,例如清洗零件時,他會使用國外的專業藥劑,代替傳統煤油,效果好,又不傷手。
39年中他修過二、三百件,有失敗的經驗嗎,他說目前還沒有碰到,目前中國僅有這兩位專職宮廷鐘錶修復師,而故宮倉庫裡待修的鐘錶還有上千件,等著他和世世代代徒弟們 慢慢琢磨。